| 
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|  | >产品分类 |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| 公司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后牛村308国道与富强路交叉口东北角 邮 编:050000
 电 话:13503333314
 电 话:0311-82280606
 传 真:0311-82280606
 邮 箱: 9188119@qq.com
 网 址:http://www.dstsj.com.cn
 |  
               |  |  |  | 
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|  |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|  |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| 
| 斗提机型号 |  
| 时间:2018-07-16 16:24:22 点击: |  
| 斗式提升机检修规程 5.1检修周期与内容
 5.1.1检修周期(见表3)
 根据状态检测结果和设备运行状况可适当调整检修周期
 表3 检修周期
 检修类别 小修(月) 中修(月) 大修(月)
 检修周期 2-3 12 >24
 5.1.2 检修内容
 5.1.2.1 小修项目:
 a) 各加油点油路疏通并加油;
 b) 检查环链、链板、保险片、料斗螺栓、牵引皮带,并视情况进行处理;
 c) 尾部调节装置检查、修理或更换;
 d) 头部逆止器检查、修理;
 e) 校正联轴器,更换易损件;
 f) 进行溜槽补焊;
 g) 密封处理
 5.1.2.2 中修项目:
 a) 包括小修内容;
 b) 头部传动组件清洗、检查并视情更换;
 c) 更换部分变形、磨损的环链、链板、料斗;
 d) 减速机清洗、检查更换易损件。
 5.1.2.3 大修项目:
 a) 包括中修内容
 b) 牵引构件、料斗检查、修理或更换;
 c) 机壳部分更换;
 d) 进行溜槽补修或更换;
 e) 轨道的校正或更换;
 f) 减速机齿轮、轴、壳体检查、修理或更换;
 g) 防腐油漆;
 h) 检修内容可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适当调整。
 5.2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
 5.2.1 检修前准备
 a) 设备使用说明书、装配图、检修规程等技术资料;
 b) 设备运行、监测、缺陷、隐患、故障、功能情况记录,并进行分析;
 c) 设备在检修前应进行有关技术参数如:噪声、振动、磨损、泄漏、老化、腐蚀及性能方面的预检,并记录;
 d) 制定检修方案;
 e) 备齐拆装、吊装工具(特别是专用工具)、检测量器具;
 f) 备齐需更换的备品配件如轴承、链板(链条)、料斗等修理用的材料;
 g) 切断电源,隔断与泵连接的管道,挂《禁止开启》警示牌;
 h) 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可靠的防火、防爆安全措施;
 i) 制定人机安全防范措施。
 5.2.2 检修方法
 拆卸顺序:安装顺序(拆出顺序相反):底部壳体——尾轮——中间壳体——头 部——头轮——逆止器————提升链板(或链条)——减速机(减速机参照相关标准)——传动链(或皮带)——电机。
 5.2. 3 检修注意事项
 a) 设备检修应办检修作业票,挂好“有人工作,禁止起动”的安全牌;
 b) 设备中、大修必须办理“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”并经设备部门、检修单位、使用单位的有关人员共同签字后方能有效;
 c) 大、中、小修设备均需切断电源,办理“断电作业证”,在开关箱按钮处挂好“有人工作,禁止启动”安全牌,并设专人监护;
 d) 在检修料斗时要做好牵引机件因自重下滑措施;
 e) 逆止器拆卸时必须清空料斗内物料;
 f) 检修检查作业时,不许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入提升机内。
 5.2.4 斗式提升机的检修质量标准
 5.2.4.1 减速机:
 减速机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按《齿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》执行。
 5.2.4.2  头部传动组件
 5.2.4.2.1  轴
 a) 轴的各种尺寸、形位公差、表面粗糙度修理后满足技术要求,如有弯曲可用机械压 力法较直;
 b) 轴颈部分磨损过大,可用镶套、堆焊、电镀、等方法修复。镶套厚度一般为10.00 ±2.00mm;堆焊修补时要防止轴产生变形;电镀的厚度一般不超过0.30mm;
 c) 连槽磨损可按实际情况放大一个级别,或在原链槽180°处重新开链槽。
 5.2.4.2.2 齿轮、皮带轮、链轮
 a) 磨损过大、胶合、表面疲劳、严重塑性变形及断裂时必须更换;
 b) 齿轮、链条如果结构上许可,可以换面使用,如经济上许可,在满足技术要求的情 况下齿轮和链条也可以用堆焊法、镶环法和镶齿法进行修复;
 c) 轮与轴配合部位磨损过大可用镶套法修复,镶套厚度一般为10.00±2.00mm,链槽部位磨损同轴的处理方法一样;
 d) 两齿轮齿合时,顶间隙c=10.2~0.37m0(m0为法向模数);侧间隙见表3,测量方法可用塞尺法,压铝法或千分表法;
 表3 齿轮侧间隙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mm
 中心距 >320-500 >500-800 >800-1250
 侧间隙 0.26 0.34 0.4
 e) 齿轮装配时应该保持两齿轮中心线平行,在等于全齿宽的长度上测量轴心线在水平方向的公差fx应小于0.028mm和在垂直方向的公差fy应小于0.014mm;
 f) 两传动三角皮带轮找正要求;两轮槽中心线相对轴向位移不大于1mm,两周平行度 为0.50mm/m;
 g) 上皮带轮轴或链轮轴水平度允许偏差0.5/1000;
 h) 上、下皮带轮或上、下链轮应在同一垂直面内,允许偏差5.00mm。
 5.2.4.2.3  滚动轴承
 a) 轴承发生严重锈蚀或变形、破裂、严重磨损等现象时必须更换;
 b) 轴承安装可用110~120℃机油油浴或轴承加热器热装;
 c) 膨胀端轴承外圈端面与轴承压盖之间间隙可按下式计算:
 S=a •L •△t+0.15
 式中    s——间隙mm;
 a——轴的线膨胀系数,1/℃;
 L——两轴承间的距离,mm;
 △t——轴与轴承体的温度,℃。
 d) 在装配后用手转动轴承座进行检查,转动应均分、轻快、灵活。
 5.2.4.3 联轴器与逆止器
 a) 弹性套柱消联轴器找正要求见表4;
 表4  联轴器对中值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mm
 联轴器外径 端面间隙 径向间隙 轴向间隙
 71-106 3 <0.04 <0.2/1000
 130-190 4 <0.05 <0.2/1000
 224-250 5 <0.05 <0.2/1000
 315-400 5 <0.08 <0.2/1000
 b) 键槽磨损的处理方法见本规程7.2.4.2.1;
 c) 止逆轮和棘爪磨损有打滑现象,弹簧片断裂、有裂纹时必须更换;
 d) 组装止逆器时,必须方向正确,盘动时应有均匀的咬啃声;
 e) 止逆装置的固定板应可靠地紧固在平台上。
 |  |  |